查看原文
其他

构建专业化特展体系 上海大学博物馆在探索中领路

博物馆头条编辑部 博物馆头条
2024-08-25




伴随着博物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进程,越来越多的高校博物馆也在成长中优化定位,在彰显本校学科特色、传承历史文化、弘扬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构建专业化协作、品牌化运营、可持续性等方面做着积极尝试,为同类博物馆“领路”。

以构建专业化特展为抓手,高校博物馆在满足本校师生需求的同时,也令社会公众和文博业界耳目一新。上海大学博物馆在打造富有高校博物馆特色的特展体系方面,做出了颇有前瞻性的探索。推出的诸多特展与常设展组成了颇具特色的“展览体系”,专业性、教育性、公共性凸显,影响力俱增。博物馆头条推出「上大博这三年」头条观察系列报道,本期带领读者探秘上海大学博物馆的“特展之路”。

上海大学博物馆外景

上海大学博物馆首次建成开放于2014年,展览体系主要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主题展和馆藏研究主题展为主。是实力与诚意并重的高校博物馆。建成以来,积极推出了多个精品特展与常设展,包括“铭心妙相:龙门石窟艺术对话”特展、“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特展、“大任于斯 伟业流长——纪念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成果展”、“海阔·天空:海派文艺的当代遐想主题展”、“海上明月轻裾随风——江南望族与海派旗袍特展”、“海潮的回响:上海方言文化展示体验馆”等。


01

突出专业性

~~~~~~~~~~

从特展的专业性角度来看,上海大学博物馆积极与各地文博单位或博物馆展开合作,从展览的内容与主题上扩展维度,不拘泥于馆藏文物,积极推出了“铭心妙相:龙门石窟艺术对话”、“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等特展,其中龙门石窟特展还荣获了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的“优胜奖”、三星堆特展也荣获了2020年度上海市博物馆陈列展览推介“精品奖”。奖项的获得足以证明上海大学博物馆创办的特展不仅获得了观展观众的认可,更受到了专业素养上的认可。




龙门石窟展览海报(左)

三星堆展览海报(右)


02

秉持教育性

~~~~~~~~~~

在所有的特色博物馆中高校博物馆的教育意义是最突出的,上海大学博物馆在工作中牢记身为高校博物馆的教育使命,允许相关专业研究生到博物馆参与实际工作作为实习。从工作实践中学习,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高校教育的专业性与权威性,不再纸上谈兵,让学生做到真正的学有所用。将课堂中没有展示的博物馆核心业务工作做一个实践补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旨在培养更全面的博物馆专业人才。

让学生切实参与到策展、文物保护以及社教活动等多个流程中,全方位的了解策展过程与博物馆体系内的相关工作,让学生从实践中理解所学专业的现实意义,这给上大博物馆学相关专业的学术发展和学生就业都奠定了更牢固的基石。

学生参与社教工作的照片

此外,在今年9月,上大博物馆还推出了“大任于斯 伟业流长——纪念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成果展”(下面简称百年成果展)。2022年恰逢上海大学建校百年,值此纪念时节,上海大学秉持不忘初心与使命、时刻牢记全体上大师生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历程中的艰苦付出和辉煌成就,推出了“百年成果展”。以此激励上大人不懈奋斗,为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而持续努力。

展览集合了建校百年间反映出上海大学成长历程中重大成就的100件(套)展品。从邓中夏制定、于右任题名的《上海大学章程》到20世纪80年代国内第一根单模光纤,再到钱伟长教育思想、碳/碳复合材料工艺技术装备及应用、精海系列无人艇等,百件展品集中展现了百年上大、薪火相传的奋斗历程,更饱含上大人共擘未来、再启征程的坚定决心。

《上海大学章程》(左)

钱伟长《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右)



百年成果展|滑动光标查看更多展厅照片


03

聚焦公共性

~~~~~~~~~~

展览的公共性除了其本身的公共宣传和教育意义之外,也可以理解为在展览推出后期所做的运作,即特展的推广与宣传。在这一点上,上大博物馆寻找到了更多元化的展出载体,即社区。从正在展出的特展中选取一部分优质展品图,放在普通人民群众更能随处可见的社区中进行展出,受到吸引的受众自然会到正式展厅一睹展品全貌。上大博物馆充分发挥了高校博物馆服务社区的作用,将文物图片展与讲座带进社区。

比如三星堆展览以及龙门石窟展,都曾在上海陆家嘴的东昌新村中进行联动展出,展品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现在居民的停车棚中,这种展出形式,从“物理”上将主题展览所表达的文化与历史带到群众的身边,更在“精神”层面上将这次展览渗透到群众心中。是高校博物馆主动探索新式展览形式的积极表现,更是上大博物馆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正面实践。

三星堆社区展推介活动

龙门石窟社区展现场照片

04

扩散影响力

~~~~~~~~~~

在特展的创办过程中,展览后期的长线效应尤为重要,这能够体现出特展的影响力和持久性。如何提升这种长效影响力呢?上海大学博物馆积极行动,龙门石窟和三星堆两项特展都在线下展出的同时创办了线上数字展出的形式。通过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的方式,扩大展览的影响力。在展览结束以后,感兴趣的观众仍然能够通过线上入口观看展览。

在上大博物馆官网按照选中流程
即可找到线上展览

另外,上海大学博物馆还设立了以下三个主题展览,通过常设展的方式,增大主题展览的影响力与传播性,从多角度入手专门展示以珍贵主题馆藏为主的“海派文化”:

海阔·天空:

海派文艺的当代遐想








上大博物馆是国内唯一集中展示“海派文化”的博物馆。上海这座城市是中外交流的重要平台,率先成为近代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地。在外来文化逐渐融入中国本土的过程中,古老的东方文明受到感染,于是诞生了充满独特魅力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注重推陈出新,积极改良,创造出一种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海阔·天空:海派文艺的当代遐想展览海报

第一个常设展“海阔·天空:海派文艺的当代遐想主题展”分为四个部分,从形变、技新、意境、时尚四个单元,通过溯源传统、技术革新、文艺作品、流行文化这4个不同角度和切入点,讲述中国的近代文化完成现代转型,并且赋予古老悠久的中华文明以新生机的故事。



海阔天空展|滑动光标查看更多展厅照片

从晚清的《点石斋画报》到民国时期的《红杂志》,再到唱片机和上海艺术家的画作。生动展示了海派文化给晚清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冲击与变化,以及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交融的独特魅力。展览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2018、2019年先后赴泰国和土耳其举办巡展,并荣获“2019年度上海市博物馆陈列展览推介精品奖”。



海阔天空展|滑动光标查看更多展品照片



海上明月轻裾随风

江南望族与海派旗袍特展








第二个常设展“海上明月轻裾随风——江南望族与海派旗袍特展”,展览抓住“旗袍”这一极具中国韵味与特色的服饰,以此作为展览的主题与线索,透过旗袍面料、花纹、款式的变化突出展示近代海派文化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展览主要以一批来自“荣氏家族”的旗袍为主,“荣氏家族”是上海的名门望族,主要做面粉和纺织生意,他们创办的集团荣氏企业是民国时期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总资产超过1亿银元。因此荣氏家族名媛所穿的旗袍能够展示出当时海派旗袍的最高水准,无论是从裁剪的款式、花纹的织绣手法、线条的流畅性、盘口的复杂精致性来说,都体现了一种高贵典雅、旗袍独有的东方韵味。



旗袍展|滑动光标查看更多展品照片



海潮的回响:
上海方言文化展示体验馆








最后一个常设展是“海潮的回响:上海方言文化展示体验馆”。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媒介,更是文化传承的得力助手。而方言更是作为了解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存在,上海话展示了上海独有的潮流风情和韵味,深藏海派文化的基因。当展览的主题是非实物的“语言”时,展览的展示形式就尤为重要。
方言体验馆依托最新的展览科技,通过声光电等多模态手段,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上海方言随上海城市开埠和发展的历史源流与变化历程;通过上海市语委调查采录的上海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深入浅出地介绍上海方言的语音特点以及特有的表达方式与典故。为避免语言展示的单调乏味使观众失去兴趣,精心设计了模拟会话、趣味测试等方式,提升展览的互动性。令其体验到上海方言的独特魅力,并在体验中学说、传习上海方言。



方言馆|滑动光标查看更多展厅照片





近三年来,上海大学博物馆不断推出精品展览,从龙门石窟展到三星堆特展,再到百年成果与海派文化常设展,上大博物馆找到了其独有的特展创办体系和展览规划方式,通过策划一系列高水准的展览,展示出上大博物馆策展的专业性和影响力,构建出专业化的特展体系,给予观展的观众高质量的文化盛宴。为上海大学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一份来自于文化渲染的独特推动力,为全国的高校博物馆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经验。保护传承海派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与发展,是上海大学博物馆的新时代重要使命!

相关链接:

龙门石窟上海首展 国宝馆藏与当代艺术千年对话

论传统与当代对话的策展理念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实践——以“铭心妙相:龙门石窟艺术对话特展”为例




博物馆头条编辑: 盛贺旗

审核:赵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博物馆头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